環(huán)球在線消息:五年前的9月11日,世貿大樓上演的驚天撞擊無情地給了美國人當頭一棒,整個美國社會以及美國人的生活都因此發(fā)生巨大改變,政府將罪魁鎖定為本·拉登,隨即展開了打擊恐怖主義的戰(zhàn)爭。然而,隨著歲月流轉,曾經被改變的一切如今又是另一番面貌。在9·11恐怖襲擊五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,讓我們用一組組清晰的數(shù)字細數(shù)美國五年來的變化之最。
***最戲劇的變化:超1/3美國人懷疑政府是9·11幕后黑手
9·11事件發(fā)生的時候,美國國民曾經空前團結,愛國熱情高漲,人民全力支持政府。但何曾想,五年后,戲劇性的變化出現(xiàn)了!
如今,各種關于9·11的陰謀論再次被炒熱,最熱的一個說法是,美國政府可能是這一事件的幕后黑手,世貿大樓是由暗藏的炸彈炸毀,而不是被客機撞擊后狂燒倒塌的。
今年7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,有超過1/3的美國人懷疑是政府協(xié)助促成了9·11事件,或明知有事發(fā)生卻不加阻止,為的是方便日后開戰(zhàn)。
對于這些流言的出現(xiàn),美國政府通過多種途徑進行駁斥和澄清。國務院專門提供信息以正視聽。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也在網站上發(fā)表“真相報告”,以答問方式回應關于大樓起火及倒塌的理論。該研究所花3年時間進行調查得出的結論是,劫機者駕駛裝滿燃油的客機撞擊大樓,最終導致世貿雙塔在烈焰中倒塌。
***最明顯的變化:布什支持率大起大落
如果要說9·11恐怖襲擊五年來美國社會最明顯的變化,美國總統(tǒng)布什一定深有體會,因為他本人的支持率在這五年間經歷了“大起大落”。
在2000年的美國總統(tǒng)大選中,由于選票頗有爭議,入主白宮的布什“理不直氣不壯”,媒體也稱之為“弱勢總統(tǒng)”。但2001年9·11事件的發(fā)生,將布什推到了處理國家危機的風口浪尖,很多人甚至改變了政治態(tài)度,開始支持他們此前曾經反對過的這位總統(tǒng)。
因此,布什的支持率急劇上升,一度高達90%,連反對他的民主黨議員也表態(tài)力挺,并承諾全力支持打擊恐怖主義的戰(zhàn)爭。一年以后,布什的支持率仍在60%以上。
但2003年成為布什支持率急轉直下的分水嶺。這一年,布什政府以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(guī)模殺傷性武器并與恐怖分子有染為由,對伊拉克發(fā)動了先發(fā)制人的戰(zhàn)爭?伞暗顾_”之后,美國并沒有在伊拉克找到大規(guī)模殺傷性武器,也沒有發(fā)現(xiàn)薩達姆與9·11有直接關系。相反,美軍在伊拉克持續(xù)死傷,每月“燒錢”無數(shù)。對此,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有受騙之感,許多人批評布什政府利用9·11悲劇,導演了一部跟9·11無關的戰(zhàn)爭大戲。
自此布什的支持率開始持續(xù)下降,13家民意機構調查顯示,大概每月降低1到7個百分點。2003年年末,他的支持率降至50%左右。2004年因為恰逢總統(tǒng)大選,布什和共和黨使出渾身解數(shù)爭取更多支持,雖然保住了總統(tǒng)寶座,但布什的支持率也只有53%。
2005年,由于在卡特里娜颶風中表現(xiàn)不佳,布什的支持率創(chuàng)上臺以后最低紀錄——只有39%的被調查者認為布什表現(xiàn)不錯,59%的美國人對其不滿。
而今年的情況顯然更為糟糕,眼看美國深陷伊拉克戰(zhàn)爭泥沼,美國國內反戰(zhàn)呼聲日益高漲,布什的支持率一再創(chuàng)下新低,只在30%左右徘徊。今年夏天,在美聯(lián)社和益普索民調公司的聯(lián)合民調中,他的支持率僅為33%,在有的民調中更是糟糕,一度還跌到了29%。
***最無奈的變化:看好拉登可能落網的人減少
9·11恐怖襲擊發(fā)生后不久,美國政府將這一恐怖事件的頭號嫌疑犯鎖定為本·拉登,并很快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庇護拉登為由,宣布對其發(fā)動軍事打擊。這一軍事行動還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,塔利班政權迅速垮臺。
但令美國人最為無奈的是,時至今日,恐怖活動大佬拉登卻一直沒有被抓住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美國民眾對逮住拉登的心態(tài)也在不斷發(fā)生變化。2001年反恐戰(zhàn)爭剛剛打響時,76%的美國人覺得拉登肯定跑不了;2004年,還有66%的人相信美國能抓住這個恐怖大亨;到了2006年,在9·11襲擊五周年之際,只有58%的人還看好拉登可能落網。
***最悲哀的變化:擔心遭恐怖襲擊的人增加
相比難以抓住拉登的無奈,美國人還不得不接受一個讓他們悲哀的變化——雖然布什政府一再聲稱,反恐戰(zhàn)爭使美國和世界都更安全,但美國老百姓的切身體會卻是“越反越恐”、“越反越不安”。特別是在9·11五周年即將到來的時候,認為拉登可能將在短期內對美國實施新的恐怖活動的人又有所增加。
有關調查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05年8月,51%的人覺得拉登很可能或比較可能進行新的恐怖活動;今年1月,這一數(shù)字增長到53%;到了8月,64%的人表示已經做好了遭受襲擊的準備。此外,還有一個民調顯示,44%的人認為拉登今年不會得手,30%的人則持悲觀看法。
***最遺憾的變化:三成美國人不知9·11哪年
不過,讓人不免有些遺憾的是,盡管恐怖襲擊的陰影始終在人們心中揮之不去,但美國民眾關于9·11的記憶卻也在逐漸變得模糊。
2006年8月初,美國《華盛頓郵報》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,大約30%的美國人不記得9·11恐怖襲擊事件具體發(fā)生在哪一年。
《華盛頓郵報》的這項民意調查就是為9·11事件五周年而進行的,調查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95%的受訪者能說出襲擊事件發(fā)生的月份和日期,而被問到年份時,30%的人回答不正確。其中,6%的受訪者給出的答案比實際年份早,8%的受訪者的答案比實際年份晚,還有16%的人坦率承認不知道。
上述結果一經公布,立刻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反響。美國自己的分析認為,之所以出現(xiàn)這一現(xiàn)象,主要是因為在這30%的“遺忘者”中,老年人居多。其中48%的“遺忘者”年齡在55歲到64歲之間,還有47%的“遺忘者”年齡超過64歲。
(張春燕)